建议出台种猪重大研发补助政策
刘永好的六个提案中,两个提案涉及猪产业。
猪产业是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近两年来,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大量工商资本涌入,猪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16个月增长,产能逐步提升,肉价逐步回归。刘永好指出,按此增速发展,在两三年内,中国的生猪存栏量将达7亿-8亿头,远超我国市场消费量,猪周期又将加速见底。
为预范产业“一哄而上、一冲就散”,因资本过热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刘永好建议继续支持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小散户适度养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小散户加快转型升级;对规模化养殖企业设置有梯度的准入资格,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预防产能过剩,以支持符合行业资质、长期扎根农业、拥有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企业规模化发展;细化养猪企业的环保准入标准、加快健全环保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的行业标准、以政策形式规范为防控非洲猪瘟新增的产业用地需求;构建打通全产业链的产业大数据监测平台,以科学预测、及时调控投资、产销、供需关系。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猪芯片”是当前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育种周期长、起步晚、投入大、见效慢等原因,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远低于国际水平。
为夯实生猪种业基础,建立真正掌握“猪芯片”核心技术、产学研育繁推融合发展的“中国瘦肉型良种猪”商业化育种体系,刘永好建议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以“企业先投入、国家补一半”原则鼓励种业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攻关项目,在具备相关能力的情况下申报攻关育种项目,国家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
同时,对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非洲猪瘟防控用地支持,保障祖代种猪场的生物安全和运营能力;鼓励种业企业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引技”“引智”结合,奖励跨行业跨国攻关“猪芯片”的紧缺人才。
建议鼓励民营企业组织再造
农业产业发展中,农产品的采收、存储、保鲜、运输是难点,也被称为“最先一公里”的问题。
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刘永好建议,按照特色农业规划进行数字化产地仓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培育一批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规划;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民营企业发展是刘永好的关注重点之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也对传统企业形成冲击,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趋势。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刘永好建议,鼓励民营企业组织再造,以新商业文明促进转型升级;挑选一部分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典型样板进行扶持和推广;加快建设各级大数据中心,搭建统一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平台;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供给侧支撑服务能力。
刘永好建议,优先选择一些行业作为切入点,对相关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典型样板、试点项目进行扶持和推广,鼓励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标杆项目,通过自身示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升级;出台数字化转型帮扶政策,如健全专项工作机制、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等,鼓励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加快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刘永好建议,发起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倡议,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引领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搭建乡村振兴公益平台群,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人才匮乏和年轻人的流失是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因素。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下,对人才的需求从技术农民向更加多元的新农人方向发展,原有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需要拓展和升级。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如何培养更多元、更高级的乡村振兴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刘永好建议,通过补贴和配套条件建设,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行“引企入教”改革,降低企业参与办学难度,推动新农民职业教育的学历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三农专业;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的培育,引导涉农企业输出成熟的农业人才培养方法和产业管理经验,关注乡村人才梯队建设;增强投身乡村振兴人才的荣誉感,引导社会对“绿领”新农人(指从事现代农业、绿色产业的新型农民群体)的身份认同。
刘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团将把“绿领公益慈善基金会”升级为“永好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基金会”,未来五年开展乡村产业振兴、解决就业、绿领培训、小微帮扶、样板示范五大工程(简称“五五工程”),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五五工程”是新希望集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重点。新希望集团计划五年投资500亿元,重点布局以生猪养殖、肉制品深加工为主的肉蛋奶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及中小微企业发展;五年在生猪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数字城乡建设等领域新增5万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农民等农业从业者就业;五年推进乡村绿领培训工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再公益培训5万绿领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五年服务5万涉农主体,依托旗下多家企业、产业研究院、信息研究院、食品研究院、金融科技服务等主体,提供涉农技术服务、产业咨询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科技服务等,助力农户和中小微企业成长;五年在北京、四川、浙江、山东等地建设5个现代养殖、绿领培育、科普体验、数字科技、乡村旅游、生态环保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数字化乡村振兴样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人:李四元
邮件:12345@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楼309-1